记者日前获悉,近年来本市集贸市场发展迅速,在各区县均已形成了规模。截至上半年,相对稳定的市场群已显现雏形。由于集市不仅满足了百姓日用消费,而且在产业结构调整、促进流通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,因此,在未来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条件下,集贸市场必将得以继续发展。
本市的集贸市场可谓应运而生。80年代初,为了安置待业青年,给农村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手中的农产品找出路,市政府决定以各区、街道为单位,设立集贸市场。随着近20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,集贸市场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:逐步承担了部分商品流通职能,减少了原有的中间环节,成为一种不可取代的商业形式。同时,集贸市场还在发展地区经济、营造商业氛围、方便百姓生活方面,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那么,本市集贸市场的前景如何呢?崇文区工商局王副局长认为,就目前的生产、流通形式而言,集市仍要承担其部分功能,因此会继续得以发展。另外,集市的发展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,适应了工薪阶层的消费需要,决定了它将长期存在。
与此同时,一些企业也不无感慨,“集贸市场救活了企业。”
针对目前本市集市中存在的脏乱差和缺斤短两、扰民、污染等限制其发展的不良因素,王副局长表示,将借鉴国有企业有效的管理方法,加大力度,提高水平。增加对市场硬件的投入,加速解决退路进厅的问题,强化统一规划,改善商户的文明经商水平,相信会使集市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,健康蓬勃地发展。摘自《北京青年报》